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全国介入放射学组协办,实际上也是全国介入放射学组的专刊,是一本有关介入放射学基础研究、临床等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介入放射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短篇、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训练等。内容涉及:神经介入、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疗内介入等各个领域,是介入放射学界医、教、研各类人员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9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6/R

邮发代号: 4-63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介入放射学杂志
  • 杂志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794X
  • 国内刊号:31-179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Pж(AJ) 文摘杂志(俄),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年第6期文章
  • 预见性护理降低股动脉穿刺点局部血肿发生率的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降低股动脉穿刺点局部血肿的发生率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对回顾性调查605例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患者(对照组)术后穿刺点局部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设计风险评估观察表,对322例患者(干预组)采用风险评估、护士规范化专业培训,个体化健康指导及改进护理用具等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前瞻性干预,观察两组间血肿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

    作者:齐丹青;姚济荣;杜汉萍;张雪;薄雅萍;唐虹 刊期: 2014- 06

  • 循证护理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围术期舒适度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患者围术期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24、48、72h舒适度,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24、48、72h干预组舒适量表(GC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腰痛、尿潴留、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

    作者:黄林芬;朱国庆;叶向阳;王永光;林莉;许秀芳 刊期: 2014- 06

  • 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堵闭膜部瘤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多出口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2013年3月,采用国产小腰大边室间隔封堵器对96例膜部瘤型VSD行封堵治疗,封堵前常规行左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术后即刻行左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疗效,术后1周和1、3、6、9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结果93例膜部瘤型VSD患者封堵成功,成功率9......

    作者:徐东进;孟庆智;葛小蔚;刘艳云;番登榜 刊期: 2014- 06

  • 超声引导肝肿瘤消融治疗的历史、现状及问题

    随着影像引导下经皮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安全性及疗效已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在现代肿瘤微创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鉴于操作技术水平、治疗经验、仪器设备及患者病情间的较大差异,治疗效果参差不齐,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样较高。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进一步提高消融疗效及安全性,其关键在于建立中国肝肿瘤消融治疗的适应证以及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策略、规范操作及布针穿刺技术等,进行规范治疗。及早......

    作者:陈敏华 刊期: 2014- 06

  •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及处理对策

    颅内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为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特点,为治疗创造了新的途径。但较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处理对策;探讨降低并发症的方法。......

    作者:刘英慧;赵卫;石潆 刊期: 201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