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全国介入放射学组协办,实际上也是全国介入放射学组的专刊,是一本有关介入放射学基础研究、临床等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介入放射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短篇、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训练等。内容涉及:神经介入、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疗内介入等各个领域,是介入放射学界医、教、研各类人员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9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6/R
邮发代号: 4-63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794X
- 国内刊号:31-1796/R
- 出版周期:月刊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同轴细针活检术诊断纵隔占位性病变40例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同轴细针活检术对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技术成功率、诊断正确率和安全性.方法在CT引导下采用18G带芯穿刺针穿刺40例纵隔占位性病变,然后经18G穿刺针的外套针同轴引入20G切割活检细针对纵隔病变行经皮同轴穿刺活检.结果40例患者的纵隔占位性病变接受41次活检,其中1例患者先后接受2次穿刺活检.CT证实41次经皮穿刺的穿刺针皆位于纵隔占位病灶内,37次活检病理结果与临床终诊断......
作者:阮程华;倪才方;陈珑;刘一之;金泳海;朱晓黎;邹建伟;沈健;张帅 刊期: 2014- 12
-
球囊暂时阻断颈内动脉在头颈部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暂时性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在头颈部肿瘤切除的术前价值.方法3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前行肿瘤侧颈内动脉暂时性球囊阻断试验,阻断30min,观察并记录球囊阻断前后神经系统的变化.球囊阻断后监测残端动脉压力;计算残端动脉压力与患者平均动脉压比值.阻断时无神经系统相关症状或残端压≥阻断前50%为阴性,出现神经系统相关症状或残端压<阻断前50%为阳性.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阴性,2例阳性.2例阳性中......
作者:宗登伟;郭晨阳;黎海亮;陈呈世;肖金成;余朴 刊期: 2014- 12
-
高强度聚焦超声补救治疗TACE失败肝癌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补救性治疗经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失败的晚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应用HIFU治疗的经TACE治疗失败的晚期HC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总生存时间为12.8个月(95%CI:10.4~15.0),1年生存率为46.7%,2年生存率为11.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P=0.001)、肿瘤大小(P<0.001)、......
作者:洪立立;郭志;司同国;于海鹏;李保国;刘长富 刊期: 2014- 12
-
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椎体肿瘤合适消融时间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兔椎体肿瘤模型不同消融时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法将VX2瘤块接种入新西兰大白兔的腰椎内,成功建立20只兔椎体肿瘤模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测量肿瘤椎体的核素标准化摄取值(standuptakevalue,SUV),然后对实验动物行消融治疗.A组消融持续时间3min,B组为5min,观察治疗后24h动物急性瘫痪发生情况.治疗后第......
作者:陈珑;倪才方;王艳伟;杨超;王刚刚;张帅;肖剑 刊期: 2014- 12
-
RITA-1500X型与ERBE-VIO50C型射频发生器驱动Habib-EndoHPB射频消融导管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RITA-1500X型和ERBE-VIO50C型2种射频发生器在胆道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分别用RITA-1500X型和ERBE-VIO50C型2种射频发生器连接Habib-EndoHPBRFA导管,体外加热5nil生理盐水1、1.5、2min,观察水温变化;消融离体猪肝2min,观察射频消融范围;Habib-EndoHPBRFA导管电极短路试验,观察射频发生器指示......
作者:张一军;杨业发;申淑群;葛乃建;伍路;刘学;于晓河;石志勇;黄剑 刊期: 2014- 12
-
外伤后肝包膜下胆汁瘤合并肺动脉血栓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高血压病史5年余,因“右上腹痛2个月余”入院.缘于2013年7月6日自行车撞击右上腹后疼痛,但无其他症状,未予重视,1周后疼痛加重,在当地医院查腹部CT示肝包膜下积液,考虑出血,予“止血、保肝”治疗后症状稍缓解,继续卧床休息,半月后CT示肝包膜下积液逐渐增多.3d后又突发晕厥,伴呼吸困难,无口眼歪斜等症状,数分钟后意识恢复,查CT示肺动脉栓塞,就诊于上海中山医院,予溶栓、抗......
作者:马青;江旭;杨朝爱;陈文会;刘敬禹;王卫星;李慧;杨继金 刊期: 2014- 12
-
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后对乙型肝炎病毒影响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早期症状不明显、发展速度快、预后差等特点.患者有临床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临床中,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对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方法之一.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是否能引起HBV激活,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相关报道并未统一,本文就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TACE术后对HBV激活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尹芝兰;肖恩华 刊期: 2014- 12
-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血流动力学和形态学因素
随着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瘤被检测出来,如何从中鉴别出高破裂风险的动脉瘤成为治疗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做一总结.......
作者:江国权;方兴根;徐善水;张连富 刊期: 2014- 12
-
超早期栓塞治疗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超早期栓塞治疗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栓塞时间将270例患者分成2组:A组(动脉瘤破裂后24h内行栓塞治疗)135例和B组(动脉瘤破裂24h后行栓塞治疗)1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观察超早期栓塞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A、B两组患者入院时具有相似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术后6个月临床结果显示,A组患者中预后良好(mRS0~2分)122例(90.4%......
作者:顾大群;张扬;晁迎九;魏建军;傅先明;牛朝诗;高歌;陈昱;余舰 刊期: 2014- 12
-
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的护理.方法对2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护理干预,记录与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例食管癌患者顺利置入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术后患者吞咽梗阻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进食情况明显改善.支架置入4h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流食,吞咽顺畅,其中4例感胸痛,2例有少量出血......
作者:蒋妮;蒋蕾;邱燕;陶然;李玉雯;黄雁;张丽琴;黄明 刊期: 2014- 12
动态资讯
- 1 原发性肝癌动脉栓塞术后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和评价
- 2 微导丝成襻技术在外周动脉小角度插管中的应用
- 3 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患者介入术前双源CT评估及指导分析
- 4 双导管球囊技术治疗高流量颈动脉海绵窦瘘
- 5 CT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滑膜肉瘤的临床疗效初探
- 6 自体干细胞介入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观察
- 7
- 8 内乳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胸部病变
- 9 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化疗栓塞前肝储备功能测定的临床价值
- 10 脉管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 11 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及并发症预防
- 12 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疗效分析
- 13 新型温度敏感型栓塞剂用于原发性肝癌动脉栓塞的初步临床试验
- 14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
- 15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 16 胆道双金属支架植入姑息性治疗肝门胆管癌的临床价值
- 17 血管内支架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 18 经皮肝穿胆汁引流术后胆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 19 介入栓塞用微球制剂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20 食管-胃吻合口严重瘢痕性狭窄大球囊过度扩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