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全国介入放射学组协办,实际上也是全国介入放射学组的专刊,是一本有关介入放射学基础研究、临床等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介入放射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短篇、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训练等。内容涉及:神经介入、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疗内介入等各个领域,是介入放射学界医、教、研各类人员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9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6/R
邮发代号: 4-63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794X
- 国内刊号:31-179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的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接受经皮介入引流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89例,选择性别、年龄、术前梗阻时间、梗阻类型、术前感染、引流方式、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值,接受引流治疗次数及术后是否针对肿瘤治疗作为研究参数,评估影响该类患者生存......
作者:徐川;施海彬;刘圣;杨正强;周卫忠;李麟荪 刊期: 2012- 09
-
奥沙利铂与吡喃阿霉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比较研究
目的评价并比较奥沙利铂与吡喃阿霉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以奥沙利铂和吡喃阿霉素为主的药物组合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评价两组病例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肿瘤标志物下降率、临床症状改善率、疾病进展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判断疗效及安全性.通过两组中疾病进展时间超过12个月的患者的比较判断影响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因素.结果奥沙利铂组比吡喃阿霉素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长,差异......
作者:王少雷;李森;魏宏;华阳;刘德华 刊期: 2012- 09
-
伽马刀治疗过程中对比剂肾损伤的防治
目的分析伽马刀治疗过程中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观察水化等干预治疗的防治作用.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11年5月住院接受伽马刀治疗的体部肿瘤患者,其中1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100例(干预治疗组)采用水化、碱化、钙调等预防措施.观察两组AKI发生率、临床过程及转归.结果对照组有18例AKI患者,均发生在造影后1~5d,3例因少尿、高分解状态或高钾而进行血液透析1......
作者:杨黄;倪志明;陆春来 刊期: 2012- 09
-
应用介入技术建立猪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构建肝硬化动物模型并分析其病理学改变,探讨介入技术建立肝硬化模型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方法将30头健康雄性贵州香猪分为实验组A10头和实验组B10头,分别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法和肝动脉乙醇注入法构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另外10头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A和实验组B成模平均时间分别为12周和6周,成模率分别为80%和100%.动物模型的门脉压力,对照组为(8.2±2.3)cm水柱,实验组A为(1......
作者:王磊;刘福全;岳振东;赵洪伟 刊期: 2012- 09
-
肝动脉臭氧化碘油栓塞治疗兔VX2肝癌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肝动脉臭氧化碘油栓塞治疗新西兰大白兔VX2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碘化油经臭氧化2h后备用.兔VX2肝癌模型21只,采用MRI或CT增强扫描确定肿瘤存在并测量肿瘤大小.将实验兔随机分成经肝动脉臭氧化碘油栓塞组(A组)、经肝动脉碘化油栓塞组(B组)、假手术组(C组),每组7只.治疗1周后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白细胞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治疗后每2周行CT和MRI复查,评价相......
作者:张学彬;花迎雪;仇晓霞;张冰星;路青;沈加林;许建荣 刊期: 2012- 09
-
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机制及其治疗进展
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机制及其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疼痛的发生涉及到椎间盘变性、神经纤维的异常增殖、生物化学因素,甚至包括生理、情绪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关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除了保守治疗及传统的外科手术外,各种经皮微创介入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期短等优势,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此外,各种新型的治疗方法目前也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其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宋红梅;吴春根;程永德 刊期: 2012- 09
-
动脉灌注替罗非班在处理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急性血栓栓塞的研究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盐酸替罗非班在处理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急性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10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发生血栓栓塞患者,其中9例采用盐酸替罗非班动脉内靶向灌注处理,作为研究对象,另1例采用尿激酶动脉溶栓处理.9例均在完成动脉瘤腔致密填塞后,经微导管行盐酸替罗非班0.5~1.0mg靶向灌注,并配合使用微导管、微导丝机械碎栓.术后进行DSA或CT追踪随访,观......
作者:田红岸;赵卫;易根发 刊期: 2012- 09
-
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无对比剂3.0T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前行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术(3D-TOF-MRA)检查.对每枚动脉瘤,用3D-TOF-MRA决定患者适合的治疗方法,包括经或不经球囊/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治疗、外科夹闭、保守治疗.3D-TOF-MRA术前治疗计划与DSA终决策的动脉瘤实际......
作者:陆靖;李永东;李明华;孙贞魁;谭华桥;王武;顾斌贤;陈元畅 刊期: 2012- 09
-
恶性胆管梗阻内照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恶性胆管梗阻内照射支架植入术后相关护理的辅助价值.方法12例临床诊断明确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在进行内照射支架植入术前及术后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穿刺点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方法,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患者尽早康复.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心态平和;对6例由于缺乏疾病认知而存在紧张焦虑心理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确保了手术顺利进行.对于术后出现的呕吐、发热的患者采取呕吐姿势指导、心理护理,所......
作者:吴伟经;郭金和 刊期: 2012- 09
-
糖化血红蛋白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将178例成功接受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三组,HbA1c<6.0%组、HbA1c6.0%~7.0%组、HbA1c>7.0%组.用冠脉造影(CAG)及IVUS随访6~12个月,以CAG直径狭窄率≥50%为支架内再狭窄,用IVUS观察三组冠脉支架术后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
作者:岑锦明;熊卿圆;杨希立;柯媛媛;许兆延 刊期: 2012- 09
动态资讯
- 1 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性介入治疗
- 2 肝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
- 3 重组葡激酶动静脉途径溶栓治疗犬急性脑梗死对照研究
- 4 经静脉穿刺制备犬室间隔缺损模型的实验研究
- 5 介入放射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 6 关于介入放射学科定位危机和重命名的思考
- 7 梅毒性冠状动脉口狭窄行经皮介入治疗一例
- 8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严重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
- 9 贲门失弛缓症介入治疗进展
- 10 渐进性球囊扩张联合胆道持续引流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
- 11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肝细胞癌介入治疗间隔时间的分析
- 12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 13 介入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肺栓塞
- 14 血管发生学与PTA后血管壁细胞来源
- 15 预防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 16 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 17 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生存质量调查
- 18 脊髓血管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
- 19 CT引导下单纯性肾囊肿硬化治疗中乙醇浓度监测的应用
- 20 水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