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全国介入放射学组协办,实际上也是全国介入放射学组的专刊,是一本有关介入放射学基础研究、临床等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介入放射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短篇、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训练等。内容涉及:神经介入、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疗内介入等各个领域,是介入放射学界医、教、研各类人员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9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6/R
邮发代号: 4-63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794X
- 国内刊号:31-179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超选择性肾动脉碘油-无水乙醇乳化液栓塞术治疗肾肿瘤
目的探讨肾动脉内碘油-无水乙醇混合物栓塞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方法收集20例肾脏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采用同轴微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插管,以容积比为2:1的碘油-无水乙醇乳化液栓寨肾肿瘤供血血管各分支,术后4周复查肾动脉造影,酌情重复治疗,定期随访.结果18例经一次栓塞肿瘤坏死彻底,栓塞后4周,肿瘤供血中断.其中肾癌及肾转移癌体积减小在50%以上13例,占81.3%,碘油聚集良好;2例重复治疗1次,临床症......
作者:于淼;李家开;孙明鲁;王惠先 刊期: 2008- 12
-
血管内穿刺法制作兔脑血管痉挛模型
目的探讨采用血管内穿刺制作兔脑血管痉挛(CVS)模型方法.方法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在新西兰大白兔产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制作CVS模型.存活兔分成12h、1、2、3及7d组,共5组,每组分为SAH亚组(5只)及对照亚组(2只).每只兔术前、术后常规行头颅CT检查,处死后常规行HE染色观察后交通动脉及基底动脉管腔内直径及管壁厚度改变.结果本组共72只兔,成功制成模型并获取标本35只(SAH组25只......
作者:涂建飞;刘一之;纪建松;赵中伟 刊期: 2008- 12
-
经皮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胸骨骨髓瘤一例
患者女,68岁.1年前因腰背部剧烈疼痛,行L4椎体活检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病理为骨髓瘤.此次无明显外伤诱因发生胸部正中逐渐疼痛1个月,并向两侧放射,呈持续性,服止痛药无效,影响生活及睡眠.......
作者:顾一峰;吴春根;李明华 刊期: 2008- 12
-
植入心力衰竭预警心律转复除颤器一例
心源性猝死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植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若能在病情恶化早期进行及早的干预,则能有效防止心功能进行性恶化.近拥有监测肺水肿状态的ICD开始应用于临床,我院于2008年6月13口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心衰预警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VirtuosoICD)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平;陈跃光;冯小弟;杨晖;归冬梅;张大东 刊期: 2008- 12
-
经导管动脉灌注术和栓塞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经导管动脉灌注和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infusionandembolization,TAI&TAE)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也是我国早应用于临床的介入治疗技术.时至今日TAI/TAE历经20余年的小断改进,现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包括肿瘤、血管畸形、出血和一些静脉疾患等介入治疗.本文通过复习国内1981年至2006年间主要的相关文献,对TAI/TAE在我国的发......
作者:欧阳墉 刊期: 2008- 12
-
脑动脉瘤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机制被认为是导敛脑动脉瘤生长乃至破裂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数值模拟已成为脑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使目前对脑动脉瘤血流动力学机制的认识更为深入.本文回顾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对不同条件下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包括速度场、壁面切应力、压力场等方面与脑动脉瘤生长、破裂等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星;刘建民;黄清海 刊期: 2008- 12
-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的新发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为治疗椎体溶骨性骨肿瘤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等脊柱疾患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也存在并发症.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椎体成形术后其相邻椎体发生了新发骨折,但两者之间究竟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目前尚无定论.因为接受椎体成形术的患者本身即患有转移件骨肿瘤、骨质疏松等皋础疾病,新发骨折可能并不足椎体成形术引起的并发症,而可能仅仅是原有基础疾病的进展.本文结合相关关......
作者:葛坤元;倪才方 刊期: 2008- 12
-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介入弹簧圈栓塞治疗及中期随访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微小动脉瘤的介入弹簧圈柃塞技术,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同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7年在我科治疗并经系统随访的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19例,共20枚动脉瘤.其中9枚动脉瘤单纯使用弹簧圈填塞,9枚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2枚使用球囊辅助弹簧圈填塞.结果所有动脉瘤使用弹簧圈成功填塞,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5例,瘤颈残留9例,瘤腔残留6例.有3例出现弹簧......
作者:周兵;方淳;李明华;王武;徐浩文;王珏;张蓓蕾 刊期: 2008- 12
-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失败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失败病例术后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以提高经胸超声心动图术前应用价值,总结失败原因.方法选取15例VSD封堵不成功病例.在分析左室造影主要观察指标后,用Philips5500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在不同超声切面于术后重复测量VSD大小、观察缺损口形态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以及各瓣膜的反流情况.结果①膜周部VSD10例:膜部瘤8例,其中≥2个出口6例,膜部瘤基底部宽度8~1......
作者:张毅刚;李世杰;刘茹;历志红;付强 刊期: 2008- 12
-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与介入治疗四、门静脉并发症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供血障碍性并发症主要为门静脉狭窄和门静脉血栓形成,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临床危害大,一经确诊,需积极处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作为检测门静脉血流的首选方法,对确诊有功能意义的狭窄还需依赖血管造影.对于门静脉狭窄行球囊扩张术以及支架置入术可有效降低门脉压力,而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可用药物溶栓、机械碎栓和支架置放术相结合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行TIPS降低门脉压力.......
作者:李麟荪;施海彬;赵林波 刊期: 2008- 12
动态资讯
- 1 经皮肝穿刺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3例
- 2 经皮经肝胆道后装放疗导管预置术治疗胆道壶腹癌10例
- 3 Budd-Chiari综合征:下腔静脉闭塞钝性开通的技术探讨
- 4 基于舒适管理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切口渗液的护理效果探讨
- 5 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与射频治疗的疗效比较
- 6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动脉DSA检查的影像探讨
- 7 非标准体位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 8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血小板活化及纤溶功能的影响
- 9 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
- 10 下腔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二例
- 11 肝肿瘤射频消融术后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 12 肝、胃多原发癌的介入治疗
- 13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 14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15 CT导引下组织间植入I125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
- 16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肱股导丝牵张技术的应用
- 17 重视介入放射科教学查房工作
- 18 机械损伤加自体血清对VSMC生长及其自分泌PDGF的影响
- 19 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大型动脉瘤术后动眼神经麻痹1例
- 20 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