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全国介入放射学组协办,实际上也是全国介入放射学组的专刊,是一本有关介入放射学基础研究、临床等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介入放射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短篇、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训练等。内容涉及:神经介入、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疗内介入等各个领域,是介入放射学界医、教、研各类人员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9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6/R

邮发代号: 4-63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介入放射学杂志
  • 杂志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794X
  • 国内刊号:31-179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Pж(AJ) 文摘杂志(俄),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年第8期文章
  • 介入栓塞治疗Graves病的应用解剖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动脉的解剖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介入栓塞治疗Graves病的疗效,降低并发症.方法对16具成人尸体(尸体组)甲状腺动脉进行解剖研究,并对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正常组)及17例Graves病患者(甲亢组)的甲状腺动脉造影片进行影像学研究.结果甲状腺动脉发出较多非腺体支.尸体组与正常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甲亢组甲状腺动脉延长,主干及腺体干支内径明显增粗,甲状腺动脉与颈动脉的角度增大,与......

    作者:丁忠祥;赵卫;邹智荣;后嘉麟;李兴国;宋滇平;向述天;李莉媛;袁建华 刊期: 2007- 08

  • 颈动脉支架治疗

    颈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为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具有创伤小、安全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并为禁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创造了新的机会.实验证实,其对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与经典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同.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依赖于规范的操作和术前对脑血流与脑功能的全面评估.随着保护技术的应用和防止再狭窄技术的成熟,介入治疗将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中......

    作者:陈星宇;李慎茂 刊期: 2007- 08

  •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作为抗血小板新药,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作用机制、用法、用量等方面都不同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传统药物.认识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状况,对血管内介入放射学,尤其是对于抗血小板要求比较严格的神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奎重;黄清海;刘建民 刊期: 2007- 08

  • 药物洗脱支架内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药物洗脱支架(DES)在降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的有效性而被誉为里程碑式进展,但同时其安全性尤其是支架内血栓形成问题也一直是医家关注的焦点.DES血栓形成发生率至少不低于金属裸支架,且后果严重,绝大部分导致心肌梗死或死亡.影响DES血栓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提前中断抗血小板治疗是强的危险因素,其他还有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分叉病变、多支或多处病变、长病变、女性、高龄以及支架膨胀不全和残余......

    作者:郭志福;郑兴;秦永文 刊期: 2007- 08

  • 三维影像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3D-CTA,MRA和3D-DSA在动脉瘤致密填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检出72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60枚.研究并比较CTA,MRA和DSA影像特点.结果60枚栓塞的动脉瘤中50枚致密填塞,10枚为大于95%填塞,5枚为大于90%填塞.3D-CTA对动脉瘤测量值比2D-DSA大,3D-DSA比2D-DSA大.结论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时,在3D影像指导下可提高动脉......

    作者:范一木;孙立军;王宏昭;高满;杨天昊;田超;闫世鑫;靳松 刊期: 2007- 08

  • 脊髓血管畸形的快速增强MRA与DSA诊断的比较研究

    目的评价椭圆形中心顺序(ellipticcentricordered)的快速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fastcontrast-enhancedMRangiography,CE-MRA)在脊髓血管畸形中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临床怀疑脊髓血管畸形的患者在1.5TMR机上接受了椭圆形中心顺序的快速CE-MRA检查,所有病例行选择性全脊椎动脉造影,18例施行了外科手术,其中2例术前行血管内栓塞,术后......

    作者:王武;李明华;方淳;王珏;肖云锋 刊期: 2007- 08

  • 通心络对冠心病支架术后C反应蛋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冠脉支架术后C反应蛋白(CRP)变化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科的132例冠心病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通心络组(62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通心络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通心络组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复......

    作者:肖红兵;张大东;顾俊 刊期: 2007- 08

  • 应用国产封堵器闭合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11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漏直径为3~9mm,平均(5.82±2.09)mm.经股静脉通过6~9F鞘管送入封堵器,在X线透视和超声引导下完成操作.结果左心室造影8例为膜部瘤型,3例为漏斗型.造影显示单出口6例,多出口5例,缺损口直径3~9mm,平均(6.09±1.58)mm.应用封堵器直径(8~12)mm.......

    作者:秦永文;赵仙先;吴弘;丁继军;曹江;郑兴 刊期: 2007- 08

  • 甲状腺疾病的介入诊治应深入研究慎重开展

    甲状腺疾病的介入诊治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如甲状腺的解剖基础,特别是甲状腺供血动脉的交通吻合、与疗效和并发症有关的介入解剖影像学研究;甲状腺栓塞治疗的适应证,现主要是作为传统经典疗法难于处理的Graves病的替代或补充方法,但也在作扩大适应证范围的探索;介入栓塞Graves病栓塞范围、栓塞水平和栓塞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相对准确的个体量化指标;栓塞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主要是使甲状腺素的分泌腺减少,......

    作者:赵卫;程永德 刊期: 2007- 08

  • 朱大成教授的恕人

    ......

    作者: 刊期: 200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