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全国介入放射学组协办,实际上也是全国介入放射学组的专刊,是一本有关介入放射学基础研究、临床等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介入放射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短篇、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训练等。内容涉及:神经介入、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疗内介入等各个领域,是介入放射学界医、教、研各类人员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9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6/R

邮发代号: 4-63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介入放射学杂志
  • 杂志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794X
  • 国内刊号:31-179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Pж(AJ) 文摘杂志(俄),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对31例动脉瘤患者应用微导管技术,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采用GDC作动脉瘤囊内填塞治疗.结果31例31枚动脉瘤中28枚瘤腔完全闭塞,3枚95%闭塞.术后30例临床痊愈;1例死亡;病死率3.2%.术中并发动脉瘤再破裂出血1例;术后弹簧圈末端逸出1例.术后随访0.5~3年均无再出血.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

    作者:郑少俊;茹利新;张冰;许建伟;李明华 刊期: 2005- 06

  • 彩色多普勒在部分性脾栓塞范围控制中的临床应用

    部分性脾栓塞术以其创伤小、适应证宽、疗效确切及能保留脾脏功能等优点,已成为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另外在部分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脾动脉栓塞亦取得良好的效果[1,2].......

    作者:尹化斌;季德林;宋树良;朱建忠;杨玉凤;吕守敬 刊期: 2005- 06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氩氦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价

    肝癌起病隐匿,患者就诊多属中、晚期,加之多数患者合并肝硬化及手术复发率高等多种因素,手术切除率低.为此,绝大部分肝癌患者需要非手术治疗.2002年3月~2004年6月我科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氩氦刀治疗原发性肝癌12例,近期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帆;周石 刊期: 2005- 06

  • T淋巴细胞亚群及NK 细胞变化与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关系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近年来我们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文献报道,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2],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40例肝癌患者TACE和RFA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探讨其与肝癌预后的关系.......

    作者:周启明;吴沛宏 刊期: 2005- 06

  • 高压氧配合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介入性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necrosisofthefemoralhead,ANFH)是通过导管向股骨头供血血管内直接灌注扩张血管、溶栓、改善微循环类药物来改善股骨头的微循环促使新骨形成和死骨吸收,达到缓解疼痛,改善患侧肢体活动功能的目的,目前单纯的动脉灌注治疗近期疗效较明显,但远期疗效不肯定.随着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医学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作者:李洪波;党建波;朱秀民;邓伟 刊期: 2005- 06

  • CT导引下组织间植入I125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

    纵隔内原发肿瘤、转移性肿瘤常累及气管和血管,症状重,发展快,处理上比较困难,通常没有很有效的治疗方法.CT引导下体内粒子内照射治疗肿瘤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现将近期在螺旋CT引导下对14例纵隔肿瘤植入I125粒子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杜学明;许建辉;朗建华;刘青;张志芳 刊期: 2005- 06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评价

    1995年Kavin[1]首次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获得成功,子宫肌瘤体积缩小20%~80%,并可减少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过多,缓解贫血症状,被认为是可以代替外科手术切除子宫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近年这一疗法应用的报道较多[2-6].我院1999年5月~2004年5月应用此法治疗子宫肌瘤75例,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崔进国;袁涛;梁志会;任红;田惠琴 刊期: 2005- 06

  •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瘤的护理

    组织间内照射是新兴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TPS)设计方案,在现代影像引导下将放射性粒子按肿瘤大小、形态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浸润侵犯的组织中,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大程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终达到治疗目的.我们对48例进行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部转移瘤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就其使用方法、安全性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英梅;伍丽虹;郑敏红;马巧云 刊期: 2005- 06

  • CT导引放射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肺癌的护理

    肺癌一般恶性程度较高,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而放射治疗是肺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从放射生物学观点:低量率、较长期放射更易杀灭肿瘤细胞,适合于组织间放疗.近年来,随着放射粒子在我国研制成功,并应用于肺癌等肿瘤的治疗中.粒子发出的射线可持续不断地发挥治疗作用长达280d.......

    作者:潘雪玲;殷淑莲;刘丹 刊期: 2005- 06

  • 持续ST段抬高对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持续ST段抬高对判断直接PCI治疗AMI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ST段抬高回落情况将229例直接PCI后TIMI血流3级的AMI患者分2组:ST段回落>50%组(甲组),147例;与ST段回落<50%组(乙组),82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特征,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甲乙两组:无复流(blush分级<2级)为14/147(9.5%)和21/82(25.......

    作者:杨伟;金惠根;刘宗军;汪蔚青;施佳;王东毅;王大英;朱华芳;陈贻训;方平;陈万春 刊期: 2005- 06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