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全国介入放射学组协办,实际上也是全国介入放射学组的专刊,是一本有关介入放射学基础研究、临床等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介入放射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短篇、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训练等。内容涉及:神经介入、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疗内介入等各个领域,是介入放射学界医、教、研各类人员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9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6/R

邮发代号: 4-63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介入放射学杂志
  • 杂志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794X
  • 国内刊号:31-179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Pж(AJ) 文摘杂志(俄),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年第6期文章
  • 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气管狭窄的护理

    近年来金属内支架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气管疾病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支架通常用于大气道,缓解各种原因造成的、不能手术治疗的气管造成狭窄.该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立即解除呼吸道梗阻的症状,使频临死亡的患者生命得以挽救.气管狭窄的患者多数病情危重,因此护理工作对治疗成功与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01年11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气管狭窄患者1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微青;岳同云;何颖;田霞 刊期: 2004- 06

  • 年轻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长期疗效随访

    目的评估年轻冠心病患者(......

    作者:张奇;沈卫峰;张建盛;张瑞岩;胡健;张宪 刊期: 2004- 06

  • 嵴内型和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的经导管封堵治疗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偏心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嵴内型(IVSD)和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SV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例VSD患者,其中IVSD22例,SVSD6例.封堵器由2个圆形盘片和连接腰组成,腰部长2mm,两侧盘片呈不对称型,左心室侧的盘片呈偏心型,靠主动脉侧的边缘为0mm,与其相对的边缘为6mm,右心室的盘片比腰部直径大4mm.在X线透视和经胸超声引导下,经7~10F鞘......

    作者:秦永文;赵仙先;吴弘;王尔松;郑兴;丁继军;曹江 刊期: 2004- 06

  •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评价

    目的总结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术后血压变化,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术后左室功能改变的检测及评价.方法选取1997年4月~2002年5月在本院心内科行PDA介入治疗术300例,其中78例PDA肺动脉端直径......

    作者:余志庆;周爱卿;高伟;李奋;张玉奇 刊期: 2004- 06

  • 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肝癌综合治疗方案中首选介入治疗已是共识,肝癌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已为临床所接受.在临床工作中对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案亟待规范.现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提出以下值得注意的问题:治疗前的血管造影;对造影的双血供血管形态学改变的观察;分析中晚期肝癌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据此制定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案;考虑影响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介入治疗双灌注问题;耐药性等问题.......

    作者:王执民 刊期: 2004- 06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规范化讨论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居第二位.动脉导管是胎儿期连接主动脉与肺动脉的正常血管,大多数出生后管腔闭锁,如1岁后仍未闭塞,则为病理状态.由于主动脉和肺动脉的压力相差悬殊,PDA引起连续性的左向右分流,致肺循环及回流至左心房的血流量增加,左、右室负荷均加重.PDA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分流量的大小,导管细、分流量小者,可无症状.分流量大者可有活动后心悸,易患上呼......

    作者:黄连军 刊期: 2004- 06

  • 介入放射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院1989年12月筹建介入治疗病房,1990年元月开始收治患者,1994年6月总部批准为正式建制科室--介入放射科.无论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曾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15年来学科的发展历经了风风雨雨,但终于被大家所认可,现已成为唐都医院的特色专科.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执民 刊期: 2004- 06

  • 美国MARK·V高压注射器在介入手术中的使用

    高压注射器除用于常规血管造影外,我科还用于动脉内灌注药物进行治疗,替代了微量输液泵及人工手推方式进行灌注药物.使用于61例患者,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在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国泉;刘艳茹;田春英;赵勤俭;刘丙木 刊期: 200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