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全国介入放射学组协办,实际上也是全国介入放射学组的专刊,是一本有关介入放射学基础研究、临床等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介入放射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短篇、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训练等。内容涉及:神经介入、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疗内介入等各个领域,是介入放射学界医、教、研各类人员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出版部门: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94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96/R
邮发代号: 4-63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794X
- 国内刊号:31-179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期刊收录:Pж(AJ) 文摘杂志(俄),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本刊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全国介入放射学组协办,实际上也是全国介入放射学组的专刊,是一本有关介入放射学基础研究、临床等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介入放射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短篇、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训练等。内容涉及:神经介入、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疗内介入等各个领域,是介入放射学界医、教、研各类人员的良师益友。
1.《介入放射学杂志》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等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在内(按所占版面计)一般不超过5000字,论著摘要、临床经验不超过2500字。
2.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
3.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并注明第一作者E-mail地址。
作者应是:
(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
(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
(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文题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只列1位,由投稿者自己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
4.摘要 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英文为),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考虑到我国读者可参考中文原著资料,为节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作者应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etal”。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介入放射学杂志影响因子
介入放射学杂志发文量
介入放射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单纯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总结单纯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1年2月到2009年11月,采用单纯支架植入法治疗36例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按临床Hunt&Hess分级,0级22例,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1例.动脉瘤直径为1.8~5.0mm,平均3.6mm.分别位于基底动脉(1例)、前交通动脉(1例)、后交通动脉(11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18例)、脉络膜前动脉(4例)和......
作者:程吉勇;洪波;许奕;黄清海;杨鹏飞;赵文元;刘建民 刊期: 2010- 06
-
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的病程长,尤以病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周围动脉硬化,且难以治愈尤其是下肢动肢硬化,影响末梢血液供应,严重时可引起坏疽.足部的溃疡常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我科利用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并发局部皮肤感染,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溃疡愈合,保全了患者的躯体完整性.现将其治疗中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袁晓青;卫萍 刊期: 2002- 01
-
贲门癌术前化疗栓塞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前化疗栓塞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手术切除率的影响.方法贲门癌患者56例,分为TACE组和单纯手术组.TACE组25例,测量TACE后其大小、形态的变化、肿瘤坏死的程度及不良反应,7~15d后行手术切除,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除率及生存时间,并与单纯手术组31例进行比较.结果①TACE可使肿瘤发生一定程度的坏死,并使病变范围有所缩小,不良反应轻微.②TACE后再行手术切除,不......
作者:梁志会;崔进国;潘新元;周桂芬;田惠琴;米学伟 刊期: 2004- 04
-
CT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运用CT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成射频热凝组和药物毁损组,射频热凝组患者83例,药物毁损组患者82例.射频热凝组采用CT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药物毁损组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表阿霉素化学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3年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变化、治......
作者:陈华伦;王伍超;郭晓丽;高巍巍 刊期: 2017- 10
-
肺转移瘤动脉灌注化疗的途径选择
目的研究肺转移瘤动脉灌注化疗途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肺转移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支气管动脉灌注(BAI)组,15例患者共49个病灶;B组为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肺动脉灌注(PAI)组,20例患者65个病灶,分别行BAI和BAI+PAI,在DSA分为有血供和无血供两种,疗效评价用WHO的评价标准.结果A组总有效率(CR+PR)为65.3%(32/49);B组总有效率为61.5%(40/65),两组相比......
作者:董生;董伟华;贾宁阳;张电波;肖湘生 刊期: 2008- 03
-
外伤性脾破裂脾动脉栓塞的治疗
外伤性脾破裂脾动脉栓塞既保留了脾脏又阻止了脾脏继续出血,临床效果良好.本文介绍近几年外伤性脾破裂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作者:刘东波;杨植;张琳娜;张小明 刊期: 2007- 09
-
海藻酸钠微球(KMG)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初步应用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盆腔肌瘤.以前我们所用栓塞剂为进口材料PVA颗粒,并用明胶海绵巩固栓塞.自2004年6月~9月间用国产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KMG)治疗子宫肌瘤患者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红建;黄优华;徐强;孙军;沈涛;周华明;蒋磊;陈其英 刊期: 2004- 06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门区胆管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肝门区胆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29例不可手术切除的Ⅲ、Ⅳ型肝门区胆管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病理证实胆管腺癌,其中19例行胆道内外引流术,4例行胆道外引流术,6例行左右两侧胆管引流术,待肝功能改善后,行肝门区肿块MWA治疗,29例患者完成46次消融治疗,每例平均1.5次,术后4~8周复查肝功能、......
作者:唐田;古善智;李国文;黄满平;黄斌;熊正平 刊期: 2015- 09
-
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联合注射硬化治疗婴儿颌面部巨大高流量血管瘤
目的评价行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TASE)联合局部注射硬化(IS)治疗婴儿颌面部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单纯动脉硬化栓塞治疗比较.方法收治32例婴儿颌面部巨大血管瘤病例,行经股动脉插管血管瘤硬化栓塞治疗.血管瘤供血动脉插管,依次使用碘油博莱霉素乳剂及聚乙烯醇泡沫颗粒栓塞.术后2周对残余病灶行博莱霉素局部IS治疗.对照组25例仅行单纯动脉硬化栓塞治疗.结果32例共行TASE术35次,其中3例行2......
作者:张靖;周少毅;陈昆山;谢小斐;李海波;牛传强;谭小云 刊期: 2011- 11
-
急性肢体动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起病急,一旦发生,迅速引起肢体严重缺血,如不采取合理治疗,将导致肢体坏死。及时有效的介入治疗,对保全患者肢体意义重大。我院从1995年4月至1999年10月用介入治疗急性肢体动脉血栓11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36~60岁,起病至就诊时间24h~1个月不等,其中股动脉病变7例,锁骨下动脉栓塞2例,胫后动脉2例。经彩超及血管造影......
作者:高庆松;暴玉振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More >
- 1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冠状动脉病变及PTCA预后的影响
- 2 颅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临床观察
- 3 经皮骨成形术治疗椎外骨肿瘤的现状和展望
- 4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近端锚定区不足腔内治疗分析
- 5 加强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处理能力
- 6 吉西他滨对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 7 重视心房颤动的非药物干预
- 8 胃癌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探讨
- 9 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
- 10 辅助性介入栓塞术在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 11 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观察
- 12 两种方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比较及影像学评估
- 13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 14 前列腺癌125I粒子介入治疗手术的护理配合
- 15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或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研究
- 16 特殊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 17 TGF-β1、Serpine1、vWF、PF4在深静脉血栓患者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中的表达
- 18 经皮穿刺射频热凝与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 19 经皮动脉药盒植入术在治疗腹部肿瘤的临床应用现状
- 20 涤纶膜外套式镍钛合金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物理性能测试